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各種所需,城市建設提質便勢在必行。但推動城市健康發展不是空口白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瞄準需求辦實事,創文創衛才能真正地做到惠民利民。
在建機制、解難題上全面發力、苦下功夫。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必須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創新工作機制,成立精細建設工作分專班,做好重點項目提速提質。要嚴格按照十四五規劃的部署要求,不斷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提高城市建設水平,改善城市形象,增強群眾幸福感與獲得感。
大力推進交通道路綜合治理,共建和諧有序的交通環境。伴隨著道路周邊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交通出行需求不斷增加。針對交通高峰和道路缺陷等問題,必須分類施策、綜合整治,及時整改交通安全管理設施不規范、不協調、不合理等問題,最大限度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改造老舊小區,規范社區管理,提升城市居民居住幸福指數。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管理難問題已迫在眉睫。加強對老舊小區的改造和管理,需要廣泛征求居民意見,注重從實際出發,科學設計、合理規劃老舊小區的改造升級以及配套設施建設,規范街道社區管理,從而不斷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也為“創文”“創衛”常態化打下堅實基礎。
加強宣傳,積極引導和發動群眾參與。在創文創衛工作中既要創新思路舉措,也要接地氣,用符合實際和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全面激發基層創建活力,大力宣傳創文創衛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營造“我要干、我愿干”的工作氛圍,抓實抓細群眾宣傳工作,使創文創衛常態化意識在全民社會蔚然成風。